在今天,提及传统节日,大家首先想到的会是什么?亲友团聚?放假?旅游?每个人的答案或许都不一样,但以上几个方面或许几乎包含了当下绝大多数国人过传统节日的全部方式。是的,在一个消费主义时代,节日变成消费的狂欢,并不奇怪。然而,过节的方式固然可以随着时代的变迁而丰富,但其背后的文化继承和弘扬,却不应该被冷落和遗忘。
在这一背景下,由国家网信办指导,光明网与中国文化网络传播研究会联合开展的“网络中国节”之传统节日主题活动的推出,可谓是互联网+传统文化的一个生动实践。而在即将到来的中秋节,网络中秋节将推出“网络秋晚”,它是一场融入了古琴弹唱、文学讲述和汉服艺术的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网络再现,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凭借网络传播,并以“微秋晚”的分段视频形式呈现中国精神和中国形象。
借互联网的崭新优势来重新诠释传统文化的魅力,在这个意义上,网络中国节首先是一次传统节日与互联网的创新式“触电”。传统文化固然厚重,但“酒香还怕巷子深”,在今天若还只是以静态的眼光和方式来看待与传承传统文化,显然已经行不通。现代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农耕社会向消费社会的转型,大多数传统文化与人们日常生活的距离已越来越大。在传播和推广上,关键要通过合理的载体来拉近与人们日常生活的距离,如此才能让传统节日中的文化内涵不至于失去时代感和亲近感,而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愈发充盈。
必须承认,在今天的互联网社会,传统文化的传承已经离不开互联网的帮助,比如互联网+传统文化的模式就是值得探究的路径。将古典与现代巧妙结合,将厚重的传统文化资源植入开放的互联网基因,便可以成功实现中国古典文化的现代转化。由此,传统文化对于一般民众而言,不再是一个陈旧的概念,而是鲜活而近距离的文化体验。
互联网社会的到来已经不可逆转,传统文化若能充分利用好“互联网+”的春风,将厚重的文化传承植入互联网的平台,定能焕发新的生机。而前不久的中央政治局会议已提出要把创新精神贯穿创作生产全过程,大力发展网络文艺。在这样的新形势下,传统文化其实也可以在其中找寻更多的“灵感”与“时代元素”。
一边是对传统节日与文化的传承,一边是享受着互联网时代的便利,将这两者进行有机的结合,从小的方面说,传统节日的过法也因此变得更具文化感和厚重感;大的方面看,亦将对如何保存和创造性地继承传统文化带来更多的可能与启发。网络中国节,就此迈出了示范性的一步,必将让传统节日展现出新的时代魅力。
海南华图 张自强
>>>推荐
(编辑:海南华图)
贴心微信客服
海南华图微信公众号
掌上华图客户端下载
关键词阅读:国家公务员 公务员申论 国家公务员考试
- 申论写作素材积累052021.02.16
- 申论写作素材积累042021.02.16
- 申论写作素材积累032021.02.16
- 申论写作素材积累022021.02.16
- 申论写作素材积累精彩的开头和结尾012021.02.16
- 申论热点之数字化阅读2021.0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