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国考11月8日模拟考试:《申论》参考
201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QQ总群:224262944
一 、 参考答案
1. 压力大:生活压力、职业压力、社会文化压力无处不在。2.社会性焦虑:惶恐心理,情绪 过激,缺乏生活信心。3. 职业选择求稳:保守心态,缺乏创新精神。4. 法律规则意识淡薄:哄抢行为、中国式过马路。5.精神障碍疾病:抑郁症、焦虑症、自杀人数急剧上升 。
二、参考答案
1. “月薪九千不惶恐”反映了一线城市高生活成本下中国人普遍社会性焦虑 。
2. “这”指的是:究其深层根源,物价上涨、腐败问题、贫富差距加大等才是结构性、根本性问题,具有更大的普遍性,会直接造成造成公民对社会发展信心 不足 。
3. 政府在千方百计大力提升居民收入,缓解生活压力的同时,更要着力解决调 控房价、物价;惩治腐败,加强廉洁高效政府建设;合理调整收入分配等结构性 问题 。
三、参考答案
社会心态建设面临问题:心理压力大,缺乏安全感,惶恐不安等综合性的社会焦虑突出 。
原因:收入增长远低于物价、房价上涨水平;收入分配机制不合理,贫富分化严重;贪污腐 败盛行,社会公共管理存在的不足等 。
对策建议 :
1. 重视社会心态建设,转变发展理念,修正公共管理偏差。2.保障社会公平,平衡利益分配。 3. 加快改善社会民生,如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4. 精神上加强心理疏导和价值取向引导,建立社会心态监测预警系统与社会沟通机制 。
四、参考答案
关于对“一群人闯红灯,只罚前三名
是不是有失公平?”问题的回应
王先生 :
你好!“对群体性闯红灯的,将处罚前三名”并未悖逆法律平等原则。 它是针对群体性闯红 灯的处罚机制,所有市民的权利和机会是平等的。从法律角度讲,群体违法事件中,带头违 法者属于情节偏重,可以从重处罚 。你提出的执法过程中“主观因素”问题,有一定的道在执法过程中,我们发现确实存在行人 一拥而上闯红灯、不好判定前三名、处罚时遭遇纠缠扯皮等问题 。
对此,我们一是依靠全市分布的监管网络,红灯的前三名重点监控,做到处罚有理有据; 二 是严格执法权限,从严要求执法人员文明执法;三是对市民投诉的不合规定的处罚及时处理、 反馈,公开曝光处理细则;四是加大宣传教育,规劝行人遵守交通规则;五是拓宽与媒体、 大众的沟通渠道,自觉接受社会监督 。
感谢你对本市交通管理政策的关注 。
S 市 交 管 局
2013 年 11 月 25 日
五 、 参 考 范 文
“ 上班族压力第 一 ”的应然与失当
被称为“史上最长黄金周”的中秋、国庆假期刚过,某世界知名办公方案提供商发布的最新调查结果:中国内地上班族在过去一年内所承受的压力,位列全球第一。至于压力到底来自 于哪里?统计显示,“工作”、“个人经济状况”、“来自老板的压力”排在前三位。此外 ,《生 命时报》的一项调查也表明,所有受访白领中,仅 12.28%的人认为自己完全健康,超过四成人觉得自己处于“亚健康”状态 。
国人“亚历山大”,即便没有量化的数据支持,也不缺真情实感的体验。“内地上班族过去一 年所受压力全球第一” ,此一结论也许并不精准,但至少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我们的生活状态。坊间嗟叹久矣,“脚下这方土地,位处一个高压社会”焦虑、迷惘,缺乏安全感,对未来少有稳定预期……凡此种种,有见于拥挤的马路,有见于疲惫的车厢,更见于上班族的 言行倦态 。
“压力第一”的结论,或重要无比,或无甚所谓。毕竟,抱持宏观论视角,整体上升的社会 期内,“压力”也即动力:一方面,拼搏、向上的浮士德精神,是此阶段奉行的主流价值观; 另一方面,这个时期的福利法则,渐从“个体对个体负责”变成 “社会对个体负责”。 由此,有压力的生活,恰是有希望的生活:你能触到梦想边缘,但先须跨越一段坎坷 。
现代人的精神困境,就在于他们试图挣脱旧有的生活范式,却无法承受奔向“新生活”所要 支付的身心成本。某种意义上,“上班族的压力”,同样是基于效率、公平的筛选机制——顶 住压力者向上流动,反之亦然!空叹“压力大”,几乎毫无价值。重要的是,个人如何以科学的方式自我调适?全社会如何避免上班族的“ 勤奋”,畸变成一场集体的“精神自戕”?
人际竞争,固然是城市的活力之源;但一旦“竞争”突破人性底线,便在酝酿危机。所谓“全 球第一压力”,无疑是“过度竞争”的后果。可惜的是,“上班族”无意识、无能力,消化此 类负面压力。根据民意调查,旅行、购物、上网等,是国人泄压的主要方式。但集中、单一 的休假模式,注定了“上班族”旅行时间有限、品质堪忧;至于购物、上网等释压选择,意 图以物质刺激、虚拟世界填补心灵缺失,更是饮鸩止渴之举。
处处“加压”、无处 “解压”, 才是“高压社会”的尴尬。 市场供给层面,心理干预、情绪护理等行业,尚且未能充分发育;而公共服务层面,卫生机构仍不曾建构起完善的精神健康监测、疗治体系。“不累倒不休息”的职场文化中,工作狂式的“强人”,竟成被推崇的偶像。毋庸讳言,这种逻辑有些病态,也有些无奈。“玩命干活”的人群,并未被传授对抗压力的技巧。
以“压力”为内核,城市的苛刻竞争和筛选,得以持续不断的展开。人口红利期、社会上升阶段,企业就是有这 般的“优待”。只是,社会的治理机构,总不该任由过度竞争、负面压力继续爆棚。众所周知,它们悖于抽象的正义,且潜在隐患多多 。
(编辑:海南华图)
贴心微信客服
海南华图微信公众号
关键词阅读:2015年 国考 11月8日 模拟考试 申论参考
- 临近考试睡不着觉怎么办2021.02.16
- 考前极度焦虑怎么办2021.02.16
- 看到卷子大脑一片空白怎么办2021.02.16
- 紧张的要死怎么办2021.02.16
- 2015年国考11月8日模拟考试:《行测》解析2014.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