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8-18 16:59:58 海南卫生考试 https://hi.huatu.com/ 文章来源:海南华图
海南华图为您整理:医疗招聘中医问答面试:心气虚证,心阳虚证,心阳虚脱证鉴别及联系。详细信息请阅读下文!更多报考资讯,请关注海南医疗卫生考试网,或者关注官方微信公众号:海南卫生招聘(hnylws)和海南医疗卫生招聘考试交流群(
)获取更多招考信息和备考资料。
医疗事业单位招聘面试:心气虚证、心阳虚证、心阳虚脱证的鉴别及联系
辨证论治是中医治疗疾病的核心,而在诸多辨证方法中,脏腑辨证占据主导地位,故本知识点也成为了中医诊断学的在中医专业面试中的主要考查方向。
脏腑辨证中需要分清楚病变脏腑、虚实、寒热等几个层次,是连接基础学科和临床学科的桥梁性知识储备。然而在每一个脏的病证表现中,存在很多共性,同时也存在很多特异性。因此同学们在复习的过程中,常因为鉴别不清而出现记忆混淆,出现答题不全面、症状和意义匹配错误等问题。
今天我们针对脏腑辨证这一知识点,以心气虚证、心阳虚证、心阳暴脱证为例,帮助大家进行梳理。
1.心气虚证
【形成原因】素体虚弱、久病失养、劳倦过度、先天不足、年高气衰等。
【证候分析】
心气虚,鼓动乏力,心动失常→心悸怔忡。
宗气衰少,功能减退→气短胸闷,精神疲倦。
气虚卫外不固→自汗。
动则气耗→活动劳累后诸症加剧。
气虚运血无力,气血不足,血脉不荣→面色淡白、舌淡、脉虚。
【辨证要点】心悸怔忡+气虚症状共见。
2.心阳虚证
【形成原因】心气虚进一步发展;其他脏腑病证损及心阳。
【证候分析】
心阳虚衰,推动、温运无力,心动失常→轻则心悸,重则怔忡。
心阳虚衰,宗气衰少,胸阳不展→胸闷气短。
心脉失其温通而痹阻不畅→心胸疼痛。
阳虚温煦失职→畏寒肢冷。
阳虚卫外不固→自汗。
温运乏力,面部血脉失充,血行不畅→面色㿠白或面唇青紫,舌质紫暗,脉弱或结或代。
阳虚水湿不化→舌淡胖嫩,苔白滑。
【辨证要点】心悸怔忡/心胸疼痛+阳虚症状共见。
3.心阳虚脱证
【形成原因】心阳虚证进一步发展;寒邪暴伤心阳;痰瘀阻塞心脉;失血亡津,气无所依,心阳随之外脱。
【证候分析】
心阳衰亡,不能外固→冷汗淋漓。
阳衰不能温煦四肢→四肢厥冷。
宗气外泄,不司呼吸→呼吸微弱。
阳气外脱,脉道失充→面色苍白无华。
阳衰血脉失于温通→心痛剧烈,唇舌青紫。
心神涣散→神志模糊,甚则昏迷。
心阳衰竭→脉微欲绝。
【辨证要点】心悸胸痛、神志模糊或昏迷+亡阳症状共见。
4.三证的联系
三者可以出现在疾病过程中的轻重不同阶段:
心气虚证以心悸怔忡为主症,同时出现心脏及全身机能活动衰弱的症状,如气短胸闷、神疲自汗等,且动则诸症加剧。
心阳虚证在心气虚证的基础上出现虚寒症状,以畏寒肢冷为特征,且心悸加重,或出现心胸疼痛、面唇青紫等表现。
心阳虚脱证是在心阳虚的基础上出现亡阳症状,以冷汗肢厥,或心胸剧痛,神志模糊甚或昏迷为特征。
下面我们来看一道真题:
【真题回顾】
请叙述心气虚证、心阳虚证、心阳虚脱证的鉴别要点,三者之间的联系是什么?
【答题思路】
总:(相同点及三者的密切联系)→分:(心气虚证、心阳虚证、心阳虚脱证病机+辨证要点)
【备考技巧】
针对此类题目,同学们要掌握辨证的灵活性。首先依据病证表现,确定病变脏腑;其次结合八纲辨证内容,明确病证的表里、虚实、阴阳、寒热,得出最终结果。即综合运用各类辨证方法,而非单一辨证,从而保证答题更加全面、精准。
网课学习:23年医疗结构化面试基础理论精讲班 | 更多网络课程
面授课程:海南医疗卫生招聘考试面试课程 | 备考咨询
图书推荐:23医疗事业单位面试图书(书课包/教材/热点手册/高分秘籍/高分题库)
——海南医疗卫生推荐阅读—— | ||
公告汇总 | 笔试每日一练 | 面试每日一练 |
笔试资料 | 面试资料 | 图书教材 |
笔试课程 | 面试课程 | 网络课程 |
以上是医疗招聘中医问答面试:心气虚证,心阳虚证,心阳虚脱证鉴别及联系的全部内容,请点击此处咨询获取海南医疗卫生考试备考资料;
更多海南医疗卫生招聘考试信息,敬请关注海南医疗卫生考试网 / 海南人事考试网。
最后图图预祝各位考生都能在考试中取得满意的成绩,成功上岸~
(编辑:wuyingxue)贴心微信客服
海南卫生招聘微信公众号
2万+
阅读量10w+
粉丝100+
点赞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