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华图为您整理发布:2021年海南事业单位公共基础每日一练【2021.08.16】。欢迎大家加入海南事业单位交流QQ群:236873408 。更多报考资讯,请关注海南事业单位招聘网,或者关注海南官方微信公众号:
海南事业编考试(hisydwzp)。
一、单选题
1. 按照二十四节气中春天六个节气的先后顺序,给下列诗句排序,正确的是:
①仲春初四日,春色正中分
②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③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
④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A.②③①④
B.②③④①
C.③②①④
D.③②④①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文化常识。二十四节气中属于春天的依次是: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①项:仲春初四日,春色正中分。出自五代宋初徐铉的《春分日》,意思是:在仲春的第四日,春色恰到好处。此处的节气说的是春分。春分,是春季九十天的中分点,太阳位于黄经0°(春分点)的日子。
②项: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出自唐代韩愈的《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意思是:一年之中最美的就是这早春的景色,远胜过绿柳满城的春末。此处的节气说的是早春的雨水。雨水是二十四节气的第二个节气,每年公历二月十八至二十日,太阳到达黄经330°。
③项: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出自唐代诗人韦应物的《观田家》,意思是:春雨过后,所有的花卉都焕然一新。一声春雷,蛰伏在土壤中冬眠的动物都被惊醒了。此处的节气说的是惊蛰。惊蛰,古称“启蛰”,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标志着仲春时节的开始;太阳到达黄经345°时。
④项: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出自唐代杜牧的《清明》,意思是:江南清明时节细雨纷纷飘洒,路上羁旅行人个个落魄断魂。此处的节气说的是清明。清明,天气晴朗,草木繁茂。清明是表征物候的节气,含有天气晴朗、草木繁茂的意思。清明这天,民间有踏青、寒食、扫墓等习俗。
根据春天六个节气的先后顺序,依次排列正确的为②③①④。因此,选择A选项。
【拓展】二十四节气,是干支历中表示季节、物候、气候变化以及确立“十二月建”(时令)的特定节令。分别是: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2. “知行合一”是中国传统思想的精华,我国集知行学说之大成并将“知行合一”作为其哲学核心思想的思想家是:
A.朱熹
B.王阳明
C.董仲舒
D.王实之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文学常识。知行合一,是指客体顺应主体,知是指科学知识,行是指人的实践,知与行的合一,既不是以知来吞并行,认为知便是行,也不是以行来吞并知,认为行便是知。这是由明朝思想家王守仁提出来的,他认为认识事物的道理与在现实中运用此道理,是密不可分的。
王守仁,字伯安,别号阳明,浙江绍兴府余姚县(今属宁波余姚)人。因曾筑室于会稽山阳明洞,自号阳明子,学者称之为阳明先生,亦称王阳明。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陆王心学之集大成者,精通儒家、道家、佛家。因此,我国集知行学说之大成并将“知行合一”作为其哲学核心思的思想家是王阳明。因此,选择B选项。
【拓展】A项:朱熹,世称朱文公,是宋朝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儒学集大成者,世尊称为朱子。朱熹是唯一非孔子亲传弟子而享祀孔庙,位列大成殿十二哲者中,受儒教祭祀。朱熹是“二程”(程颢、程颐)的三传弟子李侗的学生,与二程合称“程朱学派”。他不是集知行学说之大成并将“知行合一”作为其哲学核心思的思想家。A项错误。
C项:董仲舒是西汉哲学家。他系统地提出了“天人感应”、“大一统”学说和“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被汉武帝所采纳,使儒学成为中国社会正统思想,还提出了三纲五常等重要儒家理论。他不是集知行学说之大成并将“知行合一”作为其哲学核心思的思想家。C项错误。
D项:王实之是宋代诗人刘克庄的友人,曾出现在《送王实之》这首诗中。D项错误。
3. 中国古代没有先进的科技去预报天气,古人们通过长期的劳动生活实践,积累了许多预测天气的智慧,下列体现天气预测功能的诗句是:
A.花气袭人知骤暖,鹊声穿树喜新晴
B.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C.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D.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文学常识。“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出自许浑《咸阳城东楼》,意为溪云突起红日落在寺阁之外,山雨未到狂风已吹满咸阳楼。“溪云初起”“风满楼”预示着快下雨,体现天气预测功能。因此,选择B选项。
【拓展】A项:“花气袭人知骤暖,鹊声穿树喜新晴”出自陆游《村居书喜》,意为花香扑人,便知天气暖和了;天气晴和,喜鹊的叫声透过树林传出来。只是一种天气现象,不能体现天气预测功能。A项错误。
C项:“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出自刘禹锡《竹枝词二首·其一》,意为就像东方出太阳,西边落雨。你说它不是晴天吧,它又是晴天。描写了夏季午后对流雨的景象,这时候雨已经开始下,不能体现天气预测功能。C项错误。
D项:“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出自赵师秀《约客》,意为梅子黄熟的时候下着连绵的阴雨,青蛙在青草地和池塘里随处可见。描写了梅雨季节的场景,不能体现天气预测功能。D项错误。
4. 古代史书记载:“大业元年(公元605年),海师(水手)何蛮奏言:每春秋二时,天清风静,东望依稀,似有烟雾之气,亦不知几千里。……令羽骑尉朱宽,人海访求异俗。何蛮言之,遂与蛮俱往,因到流求国,言不相通,掠一人而返。明年,帝复令宽尉抚之。”这一记载反映的是:
A.中国汉王朝与日本交往的开始
B.祖国大陆与台湾的联系
C.封建政府的侵略掠夺
D.中国移民对南洋的开发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历史知识。题干讲的是隋炀帝征讨流求一事。题干意思是,隋炀帝大业元年,水手何蛮上奏,说道:“每逢春秋两季,天气晴朗,惠风和朗的时候,朝大海的东方望去,有个地方好像烟雾缭绕,也不知道到底在哪里。隋炀帝命朱宽前往出访探其究竟,何蛮也一同前往流求国,但言语不同,便抓一人返回。第二年,隋炀帝又命朱宽前去探寻。”题干中出现的关键词是“流求”,指现在的台湾地区。因此,选择B选项。
【拓展】A项:中国和日本的初次交往是在汉朝,当时日本有三个国家自称倭奴国、邪马台国、亦都国等。东汉光武帝赐倭奴国王印绶“汉倭奴国王”金印。至今这块印章仍然陈列在倭奴国的福冈市,故可以推断出日本起源是中国的汉朝。唐朝时,鉴真和尚东渡,拉近了中日文化友好交流。但是和“流求”无关,A项错误。
C项:题干中提到的是去“流求”外交事项,和政府的侵略掠夺没有相关性,C项错误。
D项:南洋是明末、清朝和民国时期中国对东南亚区域的称呼,地理概念主要是指当今东盟十国在内的广大区域。在明末到清末这段历史时期,国内战乱不断,民不聊生。福建、广东一带老百姓穷困潦倒,生活极度难以维持,为了谋生计,躲避战乱,这一地区的老百姓到南洋谋生,经商。但是与隋朝的历史和“流求”无关,D项错误。
5. 下列文学作品按时代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A.《离骚》《史记》《文心雕龙》《岳阳楼记》
B.《史记》《离骚》《岳阳楼记》《文心雕龙》
C.《离骚》《文心雕龙》《史记》《岳阳楼记》
D.《离骚》《史记》《岳阳楼记》《文心雕龙》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文学常识。《离骚》是战国时期的作品,《史记》是西汉时期的作品,《文心雕龙》是南朝时期创作的作品,《岳阳楼记》是北宋时期的作品。按照历史发展顺序应当是《离骚》、《史记》、《文心雕龙》、《岳阳楼记》。因此,选择A选项。
网课学习:2021海南事业单位招聘考试备考网课
面授课程:2021海南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笔试课程 | 面试课程 | 备考咨询
图书推荐:2021海南事业单位招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必做6000题 | 面试技巧+热点 | 海南历年试题及解析
——推荐阅读——
招考信息——2021海南省事业单位招聘公告汇总
备考资料——2021海南省事业单位招聘笔试资料 | 面试资料 | 每日一练
辅导课程——2021海南省事业单位招聘笔试课程 | 面试课程 | 网络课程
图书资料——2021海南省事业单位招聘图书教材 | 海南历年试题及解析
以上是2021年海南事业单位公共基础每日一练【2021.08.16】的全部内容,请点击此处咨询获取海南事业单位招聘备考资料;
更多海南事业单位招聘考试信息,敬请关注海南事业单位招聘网 / 海南人事考试网。
最后图图预祝各位考生都能在考试中取得满意的成绩,成功上岸~
(编辑:chenhong)

贴心微信客服

海南事业编考试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