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国考行测备考:言语有技巧可循
对于历年国考来说,言语理解与表达模块的题量较稳定,一般为40题,其中逻辑填空与片段阅读各占20题。在片段阅读部分,由于考察的题型较多,且考生们对于题型之间无明确的认知,导致在此部分丢分较多,对此华图公务员考试研究中心总结了以下几点片段阅读部分解题技巧,以帮助考生们进行备考。 1.明确基本题型。由于题型认知较为简单,如主旨题、意图题、细节判断题等国考的必考题型,建议各位考生参考华图教育出版的备考资料,如《模块宝典》、《内部教案》等进行学习。 2.在片段阅读部分,常用解题技巧有观点援引法、主体排除法、背景铺垫法等,下面以真题为例为考生们进行逐一介绍。 例题1:有一种看法,认为结构游戏只不过是幼儿拼拼凑凑、搬搬运运而已,无须教师过多的参与。其实,结构游戏如能进行得好,它不但能培养幼儿的搭配能力、空间想象能力、思维能力,而且能促进幼儿手、脑、眼协调一致的能力和培养幼儿对造型艺术的审美能力。但要使结构游戏发挥出如此的作用,教师不仅要参与,更要不失时机地示范、指导、点拨,否则,便不可能有这样的效果。 这段文字的主旨是( )。 A.幼儿的健康发展离不开结构游戏 B.幼儿教师与幼儿能力的形成有很大关系 C.合格的幼儿教师应掌握结构游戏的教法 D.幼儿对造型艺术的审美能力有赖于结构游戏 【解析】文段由3句话构成,首句援引了反向观点,接着由弱转折关联词“其实”和强转折关联词“但”提出了作者的观点,采用“弱前强后重点在后”的做题技巧,可将重点锁在尾句。尾句中又采用了“不仅……更……”递进关联词,突出整个文段的重中之重,即“教师要不失时机地示范、指导、点拨”,采用主体排除法可锁定答案为C。技巧点拨:观点援引内容通常位于文段的前半部分,目的是为了引出写作者的重点,因此属于文段非重点成分,可略读。 例题2:有着36亿年历史的细菌是整个生命史中的耐力冠军,是地球上最大的“适者”.在很多学者看来,无论将来人类将如何统治地球,细菌地位的改变仍然无法想象.它们的数量属于压倒性地位,种类之繁无可匹敌;它们的生活环境极为广泛,代谢模式又无可比拟,人类对于环境的破坏性行为可能招致自身的毁灭,但对于种类繁多的细菌来说却毫无影响。 这段文字意在强调( )。 A.微小的细菌相对于人类来说生命力更强 B.地球的自然环境最适宜于细菌生长繁殖 C.细菌的生存繁殖运远超出了人们的想象 D.遵循自然规律才是人类的生存发展之道 【解析】通过阅读文段,不难发现,此题的内容论述的对象是“细菌”,考生们可以借助主体排除法排除B、D两个选项。其次文段中作者主要从细菌的繁殖无可匹敌、代谢无可比拟两方面说明细菌的生命力很强,而C项仅体现了“生存繁殖”,且“超出人们的想象”在文中无从体现,故此题的正确答案为A。 例题3:苏州曾经是经济兴盛、文化发达、人才荟萃之地。明末清初以后,苏州士绅除少数人发生身份和观念转化外,多数人的传统观念仍根深蒂固。而作为社会主流的士绅观念和意识往往通过各种渠道浸润展延,严重影响一般民众,正因如此,晚清苏州民风靡弱闲散,生活节奏缓慢,缺乏早期现代化必需的紧迫感与开拓精神。清末及民国初期,苏州人很少愿意将资本投入到现代实业中,以至于苏州钱庄吸收的存款在当地难以消纳,不得不转向外埠寻求出路。 这段文字主要介绍了( )。 A.清末苏州资金消纳的途径与方式 B.苏州民众在士绅观念影响下的转变 C.民国初期苏州实业发展衰落的原因 D.士绅观念制约了近代苏州的现代化进程 【解析】文段共四句话,在第一,第二句开头,作者用了非常典型的时间状语引导词“曾经”、“明末清初以后”来提示考生们,第一二句为背景铺垫部分,均为非重点内容;同时在文段的第三句作者采用结论性的引导词“正因如此”来引出观点,即士绅观念严重制约了苏州的现代化进程。故此题正确选项为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