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图事业单位官网
2024-05-28 19:31:31 国家公务员 https://hi.huatu.com/guojia/ 文章来源:海南华图
【导读】国家公务员考试网 同步海南华图发布: 国家公务员行政执法类大纲-国家公务员局。 联系我们:0898-66769773。 更多公考资讯请关注公众号“海南华图官网”(hnhtsydw) 和欢迎添加客服咨询
扫码加入
25年国考备考交流群
国考录用系统:2024年国家公务员招录已经进入尾声,接下来又会有一批同学进入2025年国考备考的队伍中。在国考招录计划中,大部分岗位都是面向应届毕业生的,这也意味着,备考国考的考生里,很多人对国考招录流程及考试大纲相关事项不熟悉。2025年国考大纲有什么变化?2025年国考笔试时要注意哪些事项?202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关于备考事项?目前正是2025年国考备考的黄金时间,对于考生来说不仅要沉下心学习,也要及时了解国家公务员考试的大纲内容。海南华图将同步更新考试公告、职位表、考试大纲等相关考试信息,请广大考生多多关注!
历年国考公务员考试大纲汇总:
2024国家公务员考试大纲汇总
2023国家公务员考试大纲汇总
2022国家公务员考试大纲汇总
2021国家公务员考试大纲汇总
2020国家公务员考试大纲汇总
2019国家公务员考试大纲汇总
2018国家公务员考试大纲汇总
2017国家公务员考试大纲汇总
这里考生们可以参考往年国考招录岗位表>>>〖国家公务员考试职位查询〗
【历年国考试题及解析+国考笔试备考资料】
扫码回复【国考】领取
Tip:更多国考资料可持续从上方同渠道领取
2025年国考常识判断备考技巧:经济学考点——通货膨胀
宏观经济学是行测常识判断考查中的高频考点。在日常备考过程中,在学通吃透基础理论的前提下,还需要学会归纳和总结,并且要适当扩展知识面。华图教育在此为大家梳理和总结宏观经济学重要考点通货膨胀的相关知识点,以便帮助各位更好地备考。
通货膨胀现象是宏观经济学重要的研究对象,可能是基于不同类型的原因所导致,首先来了解其类型: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由需求拉动和成本推动共同作用而形成的混合型通货膨胀;由于输入产品价格上涨而引起国内物价上涨的国际传播型通货膨胀。
可以看到的是,通货膨胀表现出来的最直接的现象就是物价上涨,进而带来货币实际购买能力的下降,即货币贬值;然其实质是社会总供给大于社会总需求所引起。既然主要涉及物价的变动,因此以下关涉价格变动的指标都可以用来衡量通货膨胀,分别为CPI(消费物价指数)、PPI(生产物价指数)、RPI(零售物价指数)、WPI(批发物价指数)和GDP平减指数(没有剔除物价变动的名义GDP与剔除物价变动后的实质GDP的比)。
除物价变动外,通货膨胀对于国民经济还会产生什么影响?首先就是货币贬值带来的银行储蓄的下降以及资金的外流,给一些国际金融投资者带来投机的机会;其次,货币贬值还会导致进口商品物价上涨,进而抑制本国进口,刺激更多的出口;再次,降低失业率,但是要注意的是,有时候高通胀会同时伴随高失业率,这就是滞胀现象,它会导致经济的大衰退,如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西方国家就经历此种困境。
以上主要对通货膨胀产生的原因及类型、实质、衡量指标和影响进行了梳理和分析。接下来,我们通过一道试题来感受考点考法:
试题练习
通货膨胀对社会经济的影响不正确的是( )。
A.有利于债权人而不利于债务人。
B.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性投资风险加大。
C.使社会公众失去对本国纸币的信心,不愿意接受和使用本国纸币。
D.引起不利于固定薪资收入阶层的国民收入的再分配。
【华图解析】答案选A。通货膨胀对导致货币贬值,对于债权人,也就是借钱人而言是不利的,因为其得到的还款实质金额变低,反之有利于债务人,也就是借款者。A说法错误,故本题答案为A。
202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公告专题:https://hi.huatu.com/zt/gkbsmshz/index.html
网课学习:2025年国考公务员笔试980系统提升班 | 更多网络课程
面授课程:国家公务员考试笔试课程 | 备考咨询
图书推荐:2025版公务员录用考试模块宝典行测+申论 | 国考书课包
——推荐阅读——
招录信息——2025国家公务员考试公告预约 | 职位查询 | 考试大纲 | 历年考情汇总
考生通道——2024国考入面分数 | 职位库 | 往年报名人数 | 报考指导 | 国考知识普及
教材资料——2025国家公务员备考图书 | 每日一练 | 更多图书教材
辅导课程——2025国家公务员考试笔试课程 | 网校课程 | 25年国考/省考系统提升班
以上是国家公务员行政执法类大纲-国家公务员局的全部内容,更多2025国家公务员考试信息敬请关注国家公务员考试网 / 海南公务员考试网。
最后图图预祝各位考生都能在202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中取得满意的成绩,成功上岸~
官方微信号
官方小程序